多肽药物研发瓶颈
半衰期较短,不容易口服
1、易酶解、氧化、水解、稳定性较差
2、肾脏清除率高
3、易聚集、沉淀
4、细胞膜通透性低
1、环化结构
2、氨基端甲基化
3、引入非天然或D型氨基酸
4、脂肪酸化、PEG化、融合蛋白
5、药物载体系统优化:脂质体、纳米颗粒、微球等
多肽活性分子来源渠道匮乏
1、内源性多肽/天然活性多肽
2、化学合成多肽
3、噬菌体展示多肽库/mRNA展示多肽库/DNA编码多肽库/虚拟多肽库
PICT技术
同类技术的对比分析
优德88全肽 (中国)
多肽信息压缩技术(PICT)
1、库容:计算值 0.5x10⁹
2、每条肽定量,假阳性假阴性结果少
3、多肽独立包装一孔一肽,适合高通量筛选
4、活性分子序列已知
5、靶点适用范围广
6、筛选方法更广,既适合分子水平的结合筛选, 也适合细胞及动物水平的功能性筛选
Bicycle(英国)
噬菌体展示技术
1、库容:估计超过 109-11
2、每个多肽量不等,假阳性假阳性结果较多
3、混合物,不适合高通量筛选
4、活性分子序列需要基因测序
5、只适用于水溶性靶点,通常不适用于膜蛋白靶点
6、筛选方法局限于分子水平的结合筛选
7、可以形成双环结构,分子较稳定
Peptidream(日本)
mRNA展示技术
1、库容:估计超过 109-11
2、每个多肽量不等,假阳性假阳性结果较多
3、混合物,不适合高通量筛选
4、活性分子序列需要基因测序
5、只适用于水溶性靶点,通常不适用于膜蛋白靶
6、筛选方法局限于分子水平的结合筛选
7、可以引入非天然氨基酸
使用多肽全库发现活性分子的过程
多肽创新药物研发过程